「夏至」這一天的太陽會直射北回歸線,使得北半球受光最多,所以是一年當中白天最長、晚上最短的一天,正符合了「夏日炎炎,長夏漫漫」的說法喔!不過,這並不代表這一天最炎熱,真正的炎熱天氣要等到「夏至」之後的「小暑」和「大暑」,這兩個節氣才是北半球最熱的時候。
【夏至 - 维基百科】
夏至是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。每年6月22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90°時開始。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。西元前7世紀,古人用土圭量日影,夏至這一天日影最短,因此把這一天稱作「夏至」。
《月令七十二侯集解》:「五月中……夏,假也,至,極也,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。」《漢學堂經解》所集崔靈恩《三禮義宗》:「夏至為中者,至有三義:一以明陽氣之至極,二以明陰氣之始至,三以明日行之北至。故謂之至。」
夏至日太陽直射點
此日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,北半球白晝最長,其後陽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動,白晝漸短。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發散的多,所以在短時間內氣溫繼續升高。天文學上規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的開始。
「至」也有極點的意思。在傳統的陰陽理論中,夏至是陽氣生發到極點,開始收藏的節氣。
易經姤卦,為五月卦,一陰起於下(夏至一陰生,冬至一陽生),孚夏至之時令。陽氣雖盛已經失勢,陰長陽消之象。
與冬至相同的是,夏至在中國古代也是重要的傳統節日(節氣),只是現代活動相對比較少與夏至直接相關(可能與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意義極為相近)。但仲夏節是在北歐等地居民的重要節日(和當地偏寒冷的氣候有關)。
習俗
「夏至節」古時又稱「夏節」,它不但是一個重要的節氣,還是中國間重要的傳統節日。在清代以前的夏至日,全國放假一天[1],而宋代百官還會在夏至時放假三天,遼代則是「夏至日謂之『朝節』,婦女進彩扇,以粉脂囊相贈遺」。彩扇用來驅熱,香囊可驅蚊抑臭,可見古人對夏至的重視。
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人傳統節日端午節前身就是源自夏至節[2]。例如用「夏至一陰生,冬至一陽生」來說明古代中國人同時用陰曆五月的節日端午節來對應夏季,用陽曆節氣的冬至來對應冬季,以此來合理看待冬至、夏至 與端午節在民俗節慶上可能具有相近似的意義。
自古以來,夏至吃麵是很多地方的重要習俗,「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,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嚐新的意思在」。
引用來源 ©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夏至
【夏至- 農委會】
夏至(國曆6月20或21或22日)
節氣與農業
水稻開始完熟收到割,第二期早植稻可開始播種育苗。
「夏至風颱就出世」,表示颱風季節即將來臨。夏至時,一般狀況梅雨已結束,而颱風的旺季也緊跟著來臨,農漁民必須隨時收聽氣象報告,做好防颱工作,減少颱風來襲時的損失。
節氣與漁業
在芒種節氣中,南部小琉球附近海域與蘇澳外海仍有飛魚可以捕獲。巴士海峽之鰹魚群亦同時出現在台灣南部高雄外海。而基隆與澎湖、台南等地均可捕獲大量小卷(鎖管)。
節氣與民俗
夏至當天,太陽正好直射北回歸線,此時北半球的白晝(陽)最長,此日黑夜(陰)最短,過了夏至日,白晝漸短黑夜漸長。
夏至雖然是夏季白天最長的時刻,但並不是天氣最熱的時刻,北半球的夏天要到小暑、大暑時,氣溫才會升到最高點。台灣地處亞熱帶,到了夏至,許多水果紛紛應節上市,如荔枝、芒果、鳳梨、西瓜、香瓜、哈蜜瓜、葡萄等,味道甜美,水份豐富,正是夏天最可口的水果。此時之蔬菜,葉菜類多已過時,雖有空心菜獨霸,其他除了竹筍外都是瓜果類,如:冬瓜、絲瓜(菜瓜)、苦瓜、南瓜(金瓜)、瓠瓜、茄子、菜豆等。
台南地區有一種特殊的民俗遊戲鬥蟋蟀,便是尋聲灌取蟋蟀後,利用它強烈的領域觀念,將兩隻蟋蟀放在一個「戰場」內,激起它們的敵意後,即開始一場激烈的戰鬥,直到分出勝負為止。
五月下半月比較重大的神明祭典,是五月十八日的呂洞賓得道紀念日。
節氣與諺語
夏至,風颱(颱風)就出世:夏至後已出梅雨季節而進入颱風季節。
夏至,愛呷不愛去:形容夏至燠熱,人們慵懶。
夏至,禾頭空:北部地區水稻正在結實期間,若颱大風便會白穗而成「禾頭空」。
夏至早晚鋸:中部地區的水稻此時已可收割。
夏至,種籽齊去:中南部二期作物的種籽,夏至時已全部播種下去。
西北雨,落不過田岸:入夏常有西北雨,雨勢急區域小,經常田東有雨田西放晴。
引用來源 © http://www.coa.gov.tw/view.php?catid=1613
2010/06/21 夏至
夏至是我國傳統24節氣之一,是天文學上一個重要的時間與位置。太陽將在2010/6/21/19:28 達夏至時刻,也就是太陽位在黃經90度而且赤緯最北的時候 ,此時太陽位置人馬座中。此時陽光直射北回歸線,在北回歸線上,於正午時可見到太陽在頭頂的正上方。
夏至標誌著北半球夏季、南半球冬季之開始,這一天北半球白晝的時間最長而夜晚的時間最短。對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而言,是正午時太陽的仰角最高,陽光所形成的竿影最短的一日。夏至以後,太陽直射的地區域將日漸南移,北半球的白天的時間將一天比一天短、而夜晚的時間則愈來愈長,直到冬至為止。我國民間有“吃過夏至麵,一天短一線”的說法。
北回歸線通過臺灣的嘉義縣和花蓮縣,在嘉義縣水上鄉立有「北回歸線標」,目前該地已經規劃設立成一座太陽館。臺灣地區第一座北回歸線標誌是於本省嘉義縣水上鄉的「北回歸線標」,這也是全球第一座北回歸線標誌。但由於地球北極點漂移以及天球歲差等效應,造成北回歸線的移動,所以現在矗立的北回歸線標是第六代,與第一代標示的位置已經有些偏移。
西元前三世紀,古希臘天文學家Eratosthenes利用夏至當天正午,太陽照射亞歷山卓(Alexandria)與亞斯文(Aswan,埃及古稱Swenet,希臘古稱Syene)兩地的角度有些微差異,由此計算出地球通過南北極的圓周長相當於39,690公里,與現代的結果僅相差了1%,相去不遠。有興趣者,不妨利用每年夏至重現這個實驗,但得找2個距離比較遠的城市同步進行實驗,看看您計算的結果是否準確。
引用來源 © http://tamweb.tam.gov.tw/forecast/2010/h10061901.htm
0 回應意見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