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建築 會呼吸的健康空間




「不能開窗不能對流,就像人的血管不通,當然不健康,」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韓選棠說,房子也需要呼吸。

健康建築首在通風採光

人要健康,居住環境當然得健康。建築師潘冀認為,建築物若有良好通風採光,再配合好的地點,才有比較健康的環境。建築物前後有窗子讓空氣自然流通才算通風;採光好不好會直接影響人的情緒,通常採光好的房子間距應當足夠;建築物附近有無足夠綠地空間,才是構成健康建築的要點。

一個人如果活了100歲,有90年時間待在建築物室內,受到音、光、熱、氣、水等物理狀態,以及室內建材化學效應的多重影響,因此研究健康建築的成大建築系教授江哲銘認為,建築業搶坪數、搶國外建材沒有用,最重要是「住進去之後是否不用再蓋健保卡。」

可惜的是,台灣的建築設計連安全都出問題,更別提健康,「一坪三萬塊可以降到兩萬八就是最好的建商,」建築師出身的韓選棠感嘆,台灣的居住品質比起國際落後將近40年。

為了展示國際建築潮流「綠建築」概念在台灣的可能性,韓選棠在台大農場上設計了一棟以「自然、省能、環保、永續」為特色的三層樓建築「綠房子」。

引用來源 © http://lifestyle.msn.com.tw/ViewA4280.aspx

綠建築與自然環境協調

韓選棠解釋,「綠建築」的概念太廣怎麼講都算對,國內一家規模不小的建設公司還曾發表「因為種了400棵樹成為綠建築」的言論。

真正的綠建築定義,是知名自然建築大師萊特所說:把建築物當成一個有機體來看,讓建築物跟自然環境完全融合協調的境界。

綠房子在設計上留下自然風洞,利用溫差自動替房子換氣,可以少開冷氣;運用自然採光,即使白天不開燈也不覺得暗;建築體採用可回收或永續建材,即使房子拆了也不會製造太多垃圾;綠房子在窗戶、牆壁和屋頂都做好絕緣斷熱設計,把熱氣擋在門外,把雨水都蒐集起來再次利用。

學校的長官參觀綠房子時曾提出三問:一坪多少錢、颱風來瓦片會不會吹掉、地震會不會倒?就是沒人問過一個月電費多少錢,防潮、隔音好不好,健不健康,韓選棠苦笑。他認為綠建築在台灣不難實踐,「菜都有,就少了有正確觀念、懂得運用材料的廚師。」

因為綠建築概念愈來愈流行,曾有一坪上百萬的豪宅主人要求韓選棠幫忙更改設計。儘管房子有漂亮的荷花池、巴洛克公園、護城河、進口大理石,但是「隔音差、窗子開錯、房間位置沒放對,基本設計做錯了怎麼改?」

韓選棠建議,若無法更改房子的基本設計,至少可以選用省能小家電,例如變頻冷氣或省水衛生器具,多少節省能源的消耗,另外他也建議在最耗能的窗戶上動手腳。

理論上,窗戶透氣面積應該等於採光面積,但是台灣的窗子只能開一半,另一半永遠不能透氣,最好改成複層玻璃內倒窗,不但能達到通風、採光和採景的三項功能,更可以省電節能。

自能源危機後,德國建築法規相當嚴格規定,建築物不符合綠建築規範便無法取得建照,現在德國的每一棟建築物都是綠建築,能替地球節省多少能源難以估算,德國人民更長期受惠於建築的健康環境中。

維護清潔從小地方做起

建築師潘冀表示,其實所有傳統原始的建築形式,都符合自然、風水原則,都是綠建築。但現代人不能沒有空調,中央空調大樓是不可逆的建築趨勢,只要設計得當、維修得宜,「嚴謹地做清潔維護動作,應該沒有太多問題,基本上這是屬於高維護的建築形式,是人類進步的代價。」

有感於香港淘大社區的污水管線引爆感染,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孫寶年認為,平常真應該多花力氣維持周遭環境的清潔整齊。SARS一來,她才首次看到學校在做電梯消毒,「SARS讓隱藏的不衛生、隱藏的馬虎暴露出來。」即使住在綠建築裡面的人,也需要經常維護整理環境才能確保永久健康。

本文由康健雜誌提供

0 回應意見











Recent Entries

Recent Comments

electroom RSSreader